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多家单位在乌鲁木齐举办“共同守护核与辐射安全,喜迎自治区成立70周年”核安全宣传主场活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主任梁向华,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晓燕出席活动并致辞。
梁向华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锚定新疆在国家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新疆显得尤为深刻,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近年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我区成功举办了“平安新疆-2023”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挂牌建设西北边境前沿实验室和应急指挥部,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地州市两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
孟晓燕表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公众健康、环境安全、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为我国核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疆作为西北重要安全屏障、“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是全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接壤国家最多、开放口岸最多的省份。一直以来,自治区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全部安全受控,有效保障了全区核与辐射安全。
本次核安全宣传主场活动,旨在持续凝聚共识,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核安全知识,坚持不懈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关心关切,引导社会公众了解核安全、参与核安全、维护核安全。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持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核安全的软实力,助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主场活动按照“1+5”模式,即一个主展区+五个分展区形式进行。主展区举行了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利用LED屏幕播放宣传视频,充分展现核技术利用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及我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成效。
监测仪器展区通过介绍各类辐射监测仪器及功能,开展现场本底监测、手机电磁辐射监测等方式,以可视化手段加强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认识。
铀矿勘探展区介绍了铀矿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展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铀矿勘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典型实践。
高压输变电展区通过模型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了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效果,加强公众对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铀矿冶开采展区通过介绍地浸式铀矿在开采模式、辐射防护、节能减排、恢复治理等方面的生态环保措施,展示国家级绿色矿山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具体做法。
放射性诊疗展区通过介绍各类放射性诊疗方法和放射性药品的作用原理及其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措施,提升公众对放射性诊疗的科学认知。
为提升宣传吸引力和效果持久性,本次主场活动制作了形式新颖、实用性强的宣传品,共计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宣传品3000余件,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积极参与,宣传效果良好。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以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为主要宣传平台,利用媒体宣传矩阵向公众推送宣传海报、核与辐射安全知识和科普宣传短片等图文及音视频材料,进一步提升活动质量和宣传效果。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以本次主场活动为契机,持续汇聚行业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宣传新时代国家安全,不断提升全社会国家安全和核安全意识,形成共同守护核与辐射安全,助力美丽新疆建设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