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地市信息

哈密市生态环境局锚定“三个聚焦”,为工业经济发展强基领航

来源:哈密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4 15:59
浏览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哈密市生态环境局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自治区党委赋予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一体、两翼、三支撑”和市委123456”发展思路,按照市委聚焦主责主业,砥砺深耕,优化服务,保障发展,转变理念,审慎监管,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39亿元。大气、水、土壤、噪声、电磁辐射均达到或优于自治区指标要求,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环评审批从数量到质量均创近五年新高,涉及总投资额1197亿元,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2025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哈密市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三年行动的收获之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坚决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着力破解制约哈密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挖掘释放内在潜能,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勇挑重担,笃行不怠,以高质量履职能力保障哈密市工业经济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哈密市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一、聚焦强基固本,赋能工业园区承载新动力

一是推进规划环评全覆盖。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工业园区整合相关要求,协助高新区管委会、三塘湖工业园区管委会、伊吾工业园区管委会全面完成各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审查,尽快完成调扩区工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积极协助辖区内工业园区申报自治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探索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分类优化环评办理手续,切实发挥制度合力,提升源头预防效能。二是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围绕园区调扩区工作,开展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跟踪评估,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区域,及时按程序纳入重点管控单元,逐级上报至生态环境部入库,保障区域开发空间。三是补齐园区污染治理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指导园区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园区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对大气、水、土壤、地下水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园区环境质量状况。合做好污水处理、废气收集、固废填埋、危废处置等相关基础设施环评手续办理。四是灵活运用污染物区域削减差别化政策。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争取大气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豁免;对自治区、哈密市重点项目,优先调剂分配总量指标,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二、聚焦“四个一批”,铸就工业项目服务新高地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四个一批”工业项目,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全程服务储备项目。及时与企业沟通对接,采取上门服务、靠前服务、现场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梳理环评手续办理类别及审批层级,提前破除环评审批障碍,避免企业走弯路。二是贴心服务新建项目。制定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信息卡制度,为每个重大项目“建档立卡”,通过领导包联、专人跑办等方式,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加快项目环评手续办理进度。三是高效服务在建项目。监督指导在建企业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变动、排污许可证核发等问题,及时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助力企业早日建成投产。四是科学服务投产项目。通过网上咨询、智能研判、专家会诊、“企业服务日”等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稳定达产

三、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创新审批形式,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线上审批方式、落实并联审批制度、优化污染物总量审核、探索同类项目打捆审批、落实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取消环评技术评估收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等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助企纾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执法监督,守护公平正义。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严格规范涉企检查,着力提升执法精准高效。落实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差别化监管。大力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帮扶指导企业自我纠错,及时消除违法风险。提升工作效能,补齐短板弱项。对标马兴瑞书记对全疆各级领导干部“谋事要勤、做事要细、谋事要实”三点希望,围绕短板不足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挖掘释放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干部队伍的内在潜能,做到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服务哈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哈密“一标杆两典范”建设。

字体:【大】【中】【小】
关闭 打印